上课情景
从本学期起,我校已经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基础课程。2011级学生约4200余人首次接受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该课程涉及心理与心理健康、情绪与情感、人际交往、气质与性格、学习心理、潜能开发、恋爱与性心理、网络心理、挫折应对与危机干预,精神疾病防治等内容。课程教材选用了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高兰老师负责主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编》。该教材属国家“十一五”项目子课题成果:广东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研究项目,也是我校教学教材改革项目成果,并于2011年获得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业委员会优秀出版物奖。该教材内容取材新颖,教学方法与手段有特色,采用了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了保障顺利教学和提高质量,我校还外聘了一批高学历、经验丰富的心理学专业教师来我校任教,经过近两个月来的教学信息反馈,本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普遍的欢迎,同学们纷纷表示,该课程内容贴近实际,教学生动有趣,学习到了不少心理学知识,对指导自己健康成长受益匪浅。
师生互动
据悉,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部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思政厅[2011]5号)文件,广东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粤教思函[2011]44号)文件,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与省厅的系列文件精神,我校下发了《关于在我院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基础课的通知》(华广教务[2011]21号)文件,计划从2011级新生入学第一学年内开始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时在其他学年开设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贯穿于1-8学期,切实形成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教学体系。
(图/李丹 文/学生工作处高兰 教工通讯员 殷文彬 学生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