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期----我校开展第三期新入职辅导员技能培训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9-26浏览次数:28

 


 

本网讯(记者 鲁丹凤)为帮助新进辅导员熟悉工作岗位要求、提升适岗履职能力,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根据学校《2019年辅导员培训计划》安排,2019年新入职的辅导员在A10-101开展了第三期培训。此次培训时间为9月19日、20日的上午,由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具体开展。

理论培训现场(吴佳 摄)

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包含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又包含心理危机干预技能,既有理论讲解,也有实践体验。为了促进老师们更好的认识、交流,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新辅导员团队心理工作坊”中,授课老师一改传统的理论授课形式,参与体验的方式使新辅导员老师们耳目一新。为了促进团体内思想碰撞、经验交流,本次培训还特别邀请了管理学院李泳老师、电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乔艳老师2位经验丰富的辅导员参与进来。通过“滚雪球”环节的“头脑风暴”,小组内老师们逐渐变得熟络起来。在“工作价值探讨”、“我是一个独特的人”等互动环节,辅导员们剖析自我、畅所欲言、真诚互动,分享了选择辅导员工作岗位的初衷、辅导员工作的挑战和成长、看到学生成才的骄傲与自豪、个人发展的思考和探索的感悟和体会。辅导员们在互动体验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职业的探索和了解、提升了人际交流、舒缓了心理压力、加深了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心理工作坊现场(高兰 摄) 

在理论培训环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特聘专家高兰副教授从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工作机制入手,介绍了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了我校大学生常见心理危机类型、特点,帮助新辅导员们尽快熟悉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机制,学会基本的高校心理危机处理技巧和转介方法,提高心理危机预警与预防的意识和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副主任鲁丹凤通过讲解校辅导员、班主任、班导师谈心谈话(心理辅导)工作的意义、基本职责和标准,以期提高新入职老师们谈心谈话(心理辅导)工作的责任感和基本技能,树立“从心出发、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培训后,管理学院辅导员刘思嘉表示:“很荣幸也很感谢学校给予的培训机会。通过活动,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很多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收获了丰富的知识的同时,内心感到更加充实了。”电气工程学院的辅导员王凡表示:“这次的心理教育技能培训给了我很多的帮助,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该怎样进行也有了更明确的目标。让我受益匪浅。作为学生的心理导师,需要善于倾听,走进学生内心的第一步。辅导员还必须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和交流方式,与学生进行心与心之间真诚的交流,打破隔阂,消除距离感。辅导员工作事物繁多,但是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保持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感谢各位老师的辛苦准备,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储备,还让我们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魅力和乐趣。”

据悉,我校新入职辅导员学科背景多样,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情况,为了帮助新入职辅导员熟悉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尽快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更快地进入工作角色,我校每年都会针对新入职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培训。至今参培辅导员达100余人次,为新入职辅导员掌握岗位技能、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文字录入:鲁丹凤 学生工作处;编辑: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