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吴佳)今年我校迎来了第十届“5•25”心理健康教育月,校园原创心理剧大赛作为其中的品牌活动之一,备受关注。5月29日晚,由心理健康协会主办的校园原创心理剧大赛总决赛在我校学生活动中心举行。
比赛现场(心协 摄)
广东培正学院的李春燕老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特聘专家高兰副教授、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吴佳老师担任此次比赛的评委。经过激烈的角逐,评选出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其中,管理学院心情驿站推送的《伪装者》荣获一等奖;心理健康协会推送的《象牙塔里的高压线》、管理学院推送的《走出机械世界》荣获本次大赛二等奖。
管理学院参与编剧和演出的《伪装者》讲述了青春年少内心敏感、害怕孤独,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以为带上面具就可以显得从容合群。然而,一次次的伤害让他迷失自己,最终爆发了自己的不满。此剧密切联系大学生活,剧情生动有创意,强调大学生只有做真实的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真诚的回应。
《伪装者》演出现场(心协 摄)
我校心理健康协会自编自导自演的《象牙塔里的高压线》讲述了女主人公因平时不重视学习,考试时担心挂科而使用手机作弊被开除学籍,后在辅导员、父母、舍友的安抚和鼓励下,积极面对、重新高考并考上法律专业的故事。此剧旨在告诫大学生,尽管在象牙塔里,也有不能触碰的“高压线”,一旦触碰就得学会面对和承担后果,并学会在逆境中自我调整、自我成长。
《象牙塔里的高压线》演出现场(心协 摄)
同样是讲述大学生活,管理学院的《走出机械世界》讲述了大四毕业生阿峰因为从小失去双亲,把自己困在了一个不需要与人交往的圈子里,最终在机器人“父母”的爱与鼓励下,从排斥与人交往到直面自我,勇敢踏入社会的心态转变、心理成长的故事。该剧独特的创意和演员精彩的演出博得同学们的一致喜爱。
《走出机械世界》演出剧照(心协 摄)
心理剧作为一种团体心理辅导方法,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同学们参演和观赏心理剧的过程,不仅是表演和欣赏的过程,更可以学习心理知识、提升自我、受到感染和移情。我校自2012年选送作品参加广东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剧大赛已获奖数次,荣誉显著。其中在广东省第六届高校大学生心理剧大赛中由我校选送的作品《理解·爱》荣获一等奖;而在广东省第五届高校大学生心理剧大赛中由我校选送的两个心理剧作品《爱的抉择》、《心的距离》分别荣获一、二等奖。
附:获奖具体名单
一等奖:
《伪装者》——管理学院,指导教师:李泳。
二等奖:
《象牙塔里的高压线》——心理健康协会,指导教师:陈晓怡;
《走出机械世界》——管理学院,指导教师:欧琳露。
三等奖:
《溯》——经济学院,指导教师:简宪��;
《624的春夏秋冬》——管理学院,指导教师:欧琳露。
优秀奖:
《从我走向我们》——国际商学院,指导教师:张诗雨,李嫣;
《宿舍一会儿》——乔艳;
《以爱之名》——心理健康协会,指导教师:陈晓怡。
文字录入:梁冰,学生工作处;编辑: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