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鲁丹凤)11月29日下午,伴随着一阵阵欢声笑语,在欢快的《兔子舞》音乐声和身体律动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副校长熊匡汉教授带领着《社会心理学》课程的50余名同学,又一次来到我校开展的课程教学课外实践活动。我校心理中心教师以及朋辈心理辅导员代表、心协骨干代表组织策划了此次活动。
课程实践体验现场(陈晓怡 摄)
本次教学实践的主题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有何联系?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又发生了哪些变化?面对这些疑问,高兰老师一一进行解答,并介绍了社会认知的概念、心理学的意义,帮助同学们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
活动现场,我校朋辈心理辅导员苏乐儿、林嘉欣分享了自己学习心理学、担任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体会。她们表示,一开始纯粹是觉得心理学很神秘、有趣,但了解越多越发现心理学不仅可以帮助别人,获益最大的还是自己。而且心理知识可以帮助自身调节情绪、学会理性分析和思考问题,在心理辅导过程中的倾听、共情等技巧还无形中促进了自己与朋友、亲人的关系。她们真挚的情感、生动的语言引得现场一片掌声。
朋辈心理辅导员分享(鲁丹凤 摄)
为了促进同学们的进一步熟悉和了解,鲁丹凤老师将现场同学随机分为6组,共同挑战“滚雪球”的游戏。游戏中成员们不能用纸笔、手机,只能运用大脑记住自己前面位置同学的姓名、年级、专业、兴趣爱好、籍贯五项基本信息,雪球越滚越大,最后一个同学需记忆全组9名同学的信息。为了完成任务,同学们有的寻找信息规律,有的“信息轰炸”,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参与同学直言:“被大家记住名字好开心,以后上课见到彼此一定要热情的喊出名字打招呼。”有同学说:“原来记忆并不难,找规律、不断复述,再加上团队小伙伴的提醒,记住内容不是事儿!”鲁丹凤肯定了同学们的表现,并介绍到,其实,同学们的体验都是人际交往中的小规律、小技巧,热情喊名字、打招呼能使感情“升温”,寻找规律、保持热情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
同学们积极互动(鲁丹凤 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的同学纷纷表示,本次校外课程很有趣,实际操作和体验的人际关系知识比书本上的理论更为生动和活泼,给自己的人际关系处理也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他们还对我校开展的朋辈心理互助教育活动表示赞扬。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师生一行来到我校心理中心参观了心理中心场地、设施以及环境,对我校师生的教学实习安排和接待表示了感谢。
据悉,我校已经多次接待过省各高校的观摩和心理课程体验活动。我校心理课程的体验式教学主要包括理论教学、情景设置、视频赏析、体验分享、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模拟再现、启发感悟等内容,因形式新颖、寓教于乐深受大学生欢迎。
文字录入:鲁丹凤 学生工作处;编辑: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