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吴佳 鲁丹凤)夜幕降临,深秋的校园尽管有一丝微凉,运动场却有一片绿色的海洋。2018级的“萌新”们席地而坐,时而会心一笑,时而表情严肃,时而又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着什么... ...原来,这是新生们一场特殊的心路旅程。
2018级新生适应性心理专题讲座现场(学生传媒中心 摄)
为了贯彻实施学校《关于做好2018级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华广学〔2018〕25号)的文件精神,帮助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10月31日晚,我校举办了2018级新生适应性心理专题讲座。学生处相关老师、新生辅导员以及心协骨干和全体新生参加讲座。本次讲座由心理中心教师鲁丹凤老师主讲。
鲁丹凤老师开讲(高兰 摄)
鲁丹凤从一个新生的“忧伤独白”引入,向同学们介绍了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的定义和心理卫生知识,引导同学们对心理学有客观、科学的评价,消除他们对心理咨询的误解和顾忌,鼓励新生遇到心理问题时不要讳疾忌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讲座从进入大学后专业学习、人际关系、校园爱情、个人发展以及生涯规划等方面入手,为新生如何度过充实精彩的大学生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指导,引导新生从心理学角度认识自我,适应大学生在社会角色、奋斗目标、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转变,科学、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她还鼓励同学们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强自信和勇气,身心健康地过好四年的大学生生活。
在讲座中,鲁丹凤穿插了生动有趣的咨询案例,分享了自己大学期间乃至人生中难忘的经历和体会,内容形象生动、讲解深入浅出,很多同学们表示受益匪浅。国际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5班的陈茜同学说:“通过这次心理讲座,我充分认识到了建立和谐、 友善、融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大学四年生活中,我要运用老师讲授的“没事找事”、自我暴露、尊重差异、真诚沟通等方法亲近同学和室友,处理好可能出现的矛盾。”外国语学院英语3班谭晓璇同学说到:“老师的讲座太精彩了,通过老师的引导,我意识到自己必须学会独立,做一个自尊、自信、自珍、自爱的女孩子,同时我还认识到自己应该常去图书馆看书,通过阅读书籍,了解名人的思想,拉近自己与名人的距离。”
我校历来重视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每年都举办适应性心理专题讲座,为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提供积极的帮助和指导,讲座也受到了师生的欢迎和肯定。校心理中心专家高兰副教授认为,如何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是每个青年大学生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学校专门举办的大一新生心理适应性专题讲座,为同学们打开一扇了解心理健康知识、让他们掌握科学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促进良好的心理适应和成长的窗口。
文字录入:鲁丹凤 心理中心 编辑: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