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期----爱为何物、情归何处――爱情与性大揭秘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4-27浏览次数:0


本网讯(记者 鲁丹凤)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千百年来,人类对爱情的追寻和探索永无止境,大学生也不例外。为引导我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了解性心理知识、用科学的方法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与处理情感两性问题,我校于4月26日下午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了一场爱情与性的大讨论。图书馆报告厅内人头攒动、座无虚席,300余名师生参与了本场讲座。

                      讲座现场(电信 摄)

本次讲座特邀著名性教育专家、广东省性学学会副会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导邱鸿钟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培养健康的性爱意识,减少恋爱困扰,进而顺利度过大学生活。

    讲座会上,邱鸿钟以男女阴阳互补的特性作为切入点,引出性与爱是纵横历史、跨越人类社会所有领域的一件大事。那如何认识和处理这件大事呢?邱鸿钟认为可以从爱情的生物属性、心理属性、社会属性等三个方面展开叙述。从爱情的生物属性来看,爱与性是人的基本生物性,受到人体的神经递质、神经通路等生物机制的影响,无论男女,“花心”、“见异思迁”是人的共性,要学会消除对爱情过于理想化的期待、合理科学地满足性欲;从心理属性来看,爱情与性的交融会走向结婚,这不仅增加了男人对女性的吸引力,也增加了女性对男性的性忠诚,同时双方都获得了更多的情感支持,而根据“帕累托最优公式”的运算证明,“门当户对”的择偶模式最为持久和幸福;从社会属性来看,在恋爱婚姻中,男女双方需接受两性的差异,善于发挥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温柔,谈恋爱时要多谈价值观、人生观、教育观、生育观等关键问题。邱鸿钟指出,品格、体格、人格是择偶的基本要素,爱是动词而不是虚词,付出行动、实际努力才能展示和收获真正的爱情。

                 邱鸿钟作专题讲座(鲁丹凤 摄)

精彩的报告和互动、幽默的话语引来现场同学们的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现场同学们也纷纷抛出自己的问题,面对“如何委婉地拒绝异性的爱?”、“灵魂伴侣真的存在吗?”、“排他性与一婚多恋是否矛盾?”等问题,邱鸿钟都一一进行分析,给予回复,并向积极踊跃提问的同学送上了《性心理学》的专著。

 

管理学院心理健康联络员、辅导员李泳听完此次讲座后表示:“今天下午邱教授的‘爱为何物,情归何处’的讲座太精彩了,风趣幽默地将实用知识娓娓道来,尤其在择偶的基本要素以及婚恋稳定性的讲解,让我对爱情婚姻有了更深的理解:原来爱情不仅仅是单方面的付出,不是简单的一句‘我爱你’,它需要双向的互动与信息的对等反馈,更重要的是行为与态度的表达与践行。”

 

经济学院2016级金工6班的龙万茵同学说:“本来认为谈恋爱要重视感觉,听完邱教授的讲座才知道,其实在寻找婚姻对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看双方的‘三观’是否相似,对健康、金钱、教育方式等态度是否统一,这是获得幸福、顺利的恋爱婚姻的试金石。”

           

            邱鸿钟教授与我校师生亲切合影(电信 摄)

据介绍,本次活动是我校第九届5·25心理健康活动月系列活动之一,由校心理中心主办、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含中兴)承办。我校每年一度利用5·25的契机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包括专家讲座、心理咨询进社区、心理工作坊等10余项活动,多层面、多举措、多方位地开展“大学生健心工程”,促进我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文字录入:鲁丹凤 学生工作处;编辑:陈姣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