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期----灵魂的救赎之旅――体验式心理知识教育讲座之十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5-25浏览次数:3


2017年5月12日,由心理健康协会承办的第十期体验式心理知识教育讲座在A6-101顺利开展。本次心理电影赏析的主讲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校心理中心老师――高兰副教授,此次高老师给大家推荐的是一部于1992年公映的美国电影《闻香识女人》,这是一部看过后让人没有办法遗忘的一部电影;这是一部让人沉思的电影;这是一部让人发奋图强的电影。

 

 

                 高兰老师为观众介绍电影

 

该影片叙述了一名预备学校的学生查理在学校受到挫折后,带着烦恼来到退伍军人弗兰克中校家中做周末兼职。这位中校本已被内部决定为将军但确因少年轻浮所带来的意外弄瞎了眼部导致双目失明而提前退休,失明生活使得弗兰克对听觉和嗅觉异常灵敏,甚至能靠闻对方身上的香水味来推断出其身高、发色乃至眼睛的颜色。但由于整天在家无所事事,他逐渐失去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于是早已规划好一切的弗兰克要求受聘负责照料他的查理陪同他一块儿到纽约共度他最终的欢乐时光――他带着查理游玩纽约、住豪华酒店、吃高档餐厅、开法拉利跑车、邀美女跳探戈,在享用完一切后把查理支开,准备在酒店开枪寻短见。在弗兰克预备寻短见的一刻,查理发现了他的种种异常后竭力阻止了中校的自杀行为,并且让他看到了自己的闪光点,找回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弗兰克在学校礼堂的激昂演说也帮助查理度过了学院的困难关口,挽救了查理的前途,讽刺了学校的伪善,他们二人在互相鼓舞中得到重生。

 

 

                   讲座现场

 

电影结束后,高老师带我们回顾了剧情,解说此影片中蕴含的心理知识。如中校在博德中学的礼堂上长达五分钟的演讲,虽偶爆出口却句句直击校长的要害,他披露了校长的黑暗交易、无视正义原则的丑恶嘴脸,因而博得了雷鸣般的掌声。中校不仅打动了礼堂里的老师和同学们,也打动了博德学校纪律委员会的委员们,更是给观众的心灵进行一次洗礼――尊崇正义原则。他对生活的心态前后转变的过程,也值得我们深思。他不允许别人叫他“sir”, 而是叫他“上校”,他的身份早已不是上校,但他在第一次面试查理的时候却仍用上校对属下的口气,大声呵叱、甚至辱骂。上校这个社会角色是弗兰克在人生中最辉煌、最光荣、最能给他成就感和自豪感的一个身份,这种角色身份的烙印太深,以至于他无法在失去这个角色之后转换自己的状态,是一种角色失去之后的心理滞后。查理和弗兰克的心灵、情感碰撞、影响,最终两个人都实现了心态的转变和人格的重生。

 

可以说,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由性格决定的。那么性格究竟是什么呢?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包括对人、对事、对自我、对社会、对集体等)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与“命运”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如影随形,人生除了机遇和才华之外,性格也是决定自己一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许多人认为,自己的性格一经形成就无法改变了,其实不然,性格与先天遗传固然有关,但绝不完全是先天因素决定的,更不是不可改变的,就像电影中所展示的,查理和弗兰克都实现了性格和心态的转变。心理学研究表明,性格的形成和完善,主要取决于后天各自所处的生活环境,养成优良的性格是人生幸福的重要条件,而良好性格的形成和不良性格的改变是一个过程,可以从打出着眼、小处着手,先养成习惯,再巩固成为稳定的性格。

 

/心协 蓝书沐 文/心协 谢曼